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之組織學習的原則與策略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本期考點,一般以單選題和多選題備考,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一、組織學習的原則與策略
1、逐漸分化原則
根據下位學習提出的,老師講知識的時候先講大概念、再講小概念
2、整合協調原則
和上位學習的概念一致,對現有的要素加以組合形成大概念,
3、先行組織者策略(橋梁)
“先行組織者”不是人,是一段材料。老師要給大家講新知識,講新知識之前先呈現一段材料,比較像上課的導入,先導入課程再講新知識。但是不是所有的導入都是先行組織者,一定先行組織者是有要求的,要求是先于任務,要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概括、抽象、綜合水平,導入的這段材料相對新知識來說是大概念,還要能夠和已有的舊知識以及接下來要學的新任務建立聯系。比如A是生物老師,今天要給大家講狗這個概念(新知識),舊知識就是頭腦中已有的動物的概念,用先行組織者進行教學應該導入哺乳動物或犬科,這樣既比新任務抽象概括水平更高,而且還和頭腦中的舊知識相關聯。先行組織者是橋梁,給新知識點提供一個觀念附著點。
二、組織者
后來學者們發現奧蘇貝爾的先行組織者概念應用太有限了,于是又提出了組織者概念,組織者概念是可大、可小、可先、可后的,概念可以呈現在學新任務之前、之后,概念可能比新任務更大,也可能比新任務更小。
1、陳述性組織者,簡單了解一下名字,和先行組織者是一樣的,講新知識之前先呈現大概念(上位概念),比如今天的新任務是學習白菜,講白菜之前先講蔬菜,讓大家更好的理解白菜這個概念。
2、比較性組織者,呈現的是相似、易混淆的概念,比如講知覺之前先導入一下感覺,這就叫比較性組織者。
三、接受學習
與布魯納的發現學習觀點相反,奧蘇貝爾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學習,學習應該是通過接受而發生的,而不是通過發現。他把強調接受學習的教學方法叫作“講解教學”。
2.(單選題)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主張在正式學習新知識前向學生介紹一種他們比較熟悉,同時又高度概括性的包含了正式學習材料的關鍵內容,稱為( )。
3.(單選題)奧蘇伯爾根據"逐漸分化"和"整合協調"這兩個教學原則,提出了( )。
4.(多選題)奧蘇貝爾認為組織學習的基本原則和策略包括( )。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
下一篇:047.學習的信息加工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