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之學習觀和教學觀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本期考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一共有三個考點,考頻最高的是第一個基本觀點。一般以單選、簡答、論述題備考,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是,知識觀、學生觀、學習觀、教學觀。上期我們學習了知識觀和學習觀。本期我們來看一下學習觀和教學觀。
一、學習觀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意義的建構者。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
1、學習的主動建構性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們要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這種建構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有兩個,一個是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另一個是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其中,新課改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而建構主義的學習主動建構性認為學生學習是自覺主動的,而不是別人逼迫的。這對應的就是新課程改革的自主學習。
2、學習的社會互動性
學習者是通過對某種社會文化的參與而內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關工具的過程,這一過程常常需要一個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互動來完成。
建構主義的學習的社會互動性認為學習需要同別人合作來完成。這個對應的就是新課改的合作學習。
3、學習的情境性
建構主義者提出了情境性的認知觀點。知識存在于具體、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動之中,不是一套獨立于情景的知識符號,只有通過實際應用活動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學習應該與情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聯系在一起,通過對某種社會實踐的參與而逐漸掌握有關的社會規則、工具、活動程序等,形成相應的知識。
建構主義學習的情境性認為要在具體的情境中來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應的就是新課程改革的探究學習。
二、教學觀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在走進教室時,并不是一無所知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經驗中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不能無視這些知識,而是應該重視學生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傾聽學生的看法,洞察學生這些想法的由來,并以此為根據,引導學生豐富或調整自己的理解。
由于知識的動態性和相對性以及學習的建構過程,教學不再是傳遞客觀而確定的現成知識,而是激活學生原有的相關知識經驗,促進知識經驗的“生長”,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以實現知識經驗的重新組織、轉換和改造。
具體而言,教學要為學生創設環境和提供支持,促進學生自身建構意義以及解決問題。
2.(多選題)下列屬于建構主義觀點的有( )。
3.(單選題)( )學習理論強調知識的動態性,認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4.(單選題)下列不屬于建構主義學習觀的是( )。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