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公基輕松學的主題是:歷史常識中的“靖難之役”考點匯總。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公基。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
建文帝朱允炆聽取親信大臣意見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導致其叔燕王朱棣,打出“靖難”(即平定禍亂)的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史稱“靖難之役”。
一、時間
建文元年(1399年8月6日)到建文四年(1402年7月13日)。
二、參戰方
明軍(南軍)、靖難軍(燕軍、北軍)。
三、人物
在位皇帝:建文帝(朱允)。
眾藩之首:燕王朱棣。
主要指揮官:朱棣、張玉、朱能、耿炳文、李景隆。
四、結果
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軍攻下京師南京,登上帝位,即為明成祖。
五、影響
“靖難之役”是明朝歷史上第一場皇帝和藩王之間的內戰,是明朝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次政權爭奪戰,不僅導致了明朝皇位歸屬的改變,也極大影響了此后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
“靖難之役”以后,開國功臣集團——明朝初年的“太子黨”地位急劇下降。南京是開國功臣集團的巢穴,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把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往北京,更加削弱了開國功臣的影響力。
2.(多選題)下列歷史事件中,發生在同朝代的有( )。
3.(單選題)唐太宗李世民經過政變登基為帝,他在位期間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登基前發動的政變是( )。
4.(單選題)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勵精圖治,提倡文教,大力發展經濟,使得天下大治。國家富強,疆域遼闊。后世的史學家稱這一時期為( )。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
下一篇:586.文學常識中的巴金